一种难处理金精矿焙烧─磨矿─生物制剂提金工艺
当前,含砷硫难处理金精矿的提金工艺主要包括:焙烧─氰化工艺和生物氧化─氰化工艺。这两种工艺均以氰化物为浸金剂,氰化法因其对金的浸出选择性好、浸出率高、成本较低等优势,在我国的黄金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氰化物属于剧毒化合物,成人致死量仅为0.05g,危害从业者生命健康。同时,含氰尾矿和含氰污水对周围的人畜和生态产生严重影响,需脱毒处理,因而产生高额环保费用,增加企业的综合成本。近年来探索开发的非氰浸金技术主要包括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水溶液氯化法等。这些方法虽环保,但都有其自身局限性,限制了推广应用。其中,硫脲法具有浸金速度快、受杂质离子影响小的优点,但是硫脲性质不稳定,消耗大,价格贵,且反应需在pH值小于4的酸性条件下进行,设备需防腐耐酸。此外,硫脲存在致癌风险。硫代硫酸盐法所用试剂无毒,对杂质离子也不敏感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对设备无腐蚀,但是体系的热稳定性差导致药剂使用浓度大,消耗高,加之对工艺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允许温度波动范围窄,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水溶液氯化法,具有试剂Cl-和Cl2价格便宜且无长效毒害的优点,但Cl-的络合能力小,反应动力学障碍大,而且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设备需防腐。在高砷金精矿的常规焙烧方法中,为了提高砷的脱除率,减少强氧化气氛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砷酸钙和砷酸铁等低熔点氧化物所引起的二次金包裹,往往选择两段焙烧工艺。两段焙烧工艺包括第一段弱氧化气氛低温焙烧和第二段强氧化气氛高温焙烧。其中,第一段焙烧在弱氧化气氛中进行,砷元素被氧化成三氧化二砷(As2O3)气体,从而增加后续烟尘处理负担和造成大气污染。此外,两段焙烧工艺需要控制不同的氧化气氛和温度以及两段之间的物料转移,这些因素造成在焙烧过程中对控制参数的要求较为苛刻、工序复杂、焙烧时间较长,所需能耗较高等缺点。对于微细浸染型硫化金精矿,单质金呈微细粒形态包裹于硫化物中,直接进行磨矿处理时,即使经过长时间的磨矿处理也难以使金彻底地裸露解离。此外,单一的磨矿处理尽管可使部分非微细浸染型矿物中的金解离出来,矿物中的还原态硫仍然抑制生物制剂对金的浸出,因此,单一的磨矿处理不能解决生物制剂不适宜硫化物型金矿的问题。
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科研人员现推荐一项一种难处理金精矿焙烧─磨矿─生物制剂提金工艺,该技术提供的焙烧─磨矿─生物制剂提金工艺具有如下创新和优势: (1)对于高砷高硫金精矿焙烧预处理,在本工艺中将常规的两段焙烧工序精简为一段焙烧,因此,简化焙烧工艺、降低对氧化气氛的控制要求、缩短焙烧时间、以及低耗节能。同时,本工艺中的一段焙烧强氧化气氛可使砷转变为性质稳定且不会影响金浸出的五价砷酸盐,并固化于焙砂中,从而降低砷的挥发率,有利于控制含砷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2)焙烧除去金精矿中大部分硫和氧化大部分的砷,金矿表面的包裹层被充分氧化变脆,再经水淬和磨矿处理,后续的磨矿工艺极易破坏金的包裹层,从而缩短磨矿时间、降低磨矿能耗,此外,金包裹被有效打开,显著提高黄金的浸出率。 (3)对难处理硫化金精矿经焙烧处理,使之转变为氧化矿,解决了生物制剂不适宜硫化物型金矿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利用生物制剂的浸金率比氰化物法高0.3~2.0%。 (4)生物制剂由动物源组织经过水解而成,有效成分是各种氨基酸、寡肽和脂肪酸,因此具有无毒害,环保安全的优点。使用生物制剂作为浸金剂解决了传统氰化工艺产生的含氰废水和尾矿对人畜、环境的危害问题。 (5)传统的氰化浸金法,因为后续对含氰废水和尾矿进行消毒处理,产生高额的治理成本,而使用生物制剂取代氰化物之后,节省了这部分高额环境治理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该一种高砷金精矿焙烧─磨矿─生物制剂提金工艺及技术方案实施例介绍如下供研究交流参考:(611471 231655)
该项目由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多位专家根据目前国内该领域最新技术推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包括技术工艺、技术创新、技术配方、方法步骤及实例等方面的推荐,供同仁参考交流,鉴于技术配方的特殊性不接受退款,请根据需要斟酌后支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