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头痛的外用药膏验方及方法
利用膏药贴治疾病,在我国已有近千年历史。在1840年前后,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先生,所著的《理瀹骈文》, 就提倡内病外治法,使之成为专门学科。其理论,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前提,使用其膏药治疗疾病与内治法相同,只不过是给药途径不同罢了。诚如吴师机所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医理药理无二,所异者法耳”。膏药治病的范围很广,表、里与半表半里及一切脏腑之病,皆可用膏药贴治,与汤剂无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方剂选定,本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膏药贴敷部位,一般来说,病在外者贴敷患部,病在内者贴敷要穴。古代医家认为:清上焦,贴心口(膻中穴)、肺俞、劳宫、内关;清中焦,贴神阙;清下焦,贴涌泉、劳宫;温上焦,贴丹田、关元;补五脏、泻六腑匀可取其肾俞;欲求阳者,贴关元、气海。正如吴师机云:“其脏腑病,则视其病在,上贴心口、中贴脐眼、下贴丹田,或贴心俞与心口对,命门与脐眼对,足心与丹田应”,“若病在经,循其经而取之”。
华炬科技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科研人员现推荐一项一种治疗风寒头痛的外用药膏验方及制作工艺方法,该技术按照“内病外治”的理论,而研制一种治疗风寒头痛的药膏及制作工艺,它是用其药膏进行外用治病,其科学性在于:一是简单易行、药俭价廉、用之得法,其效立应;二是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则上下无犯;三是贴敷药膏治病不经过脾胃,故不伤害脾胃,避免五脏气血损伤及由此产生阴阳偏胜病变;四是可给衰、老、弱吃不进药者,多一条治病途径,现将该一种治疗风寒头痛的外用药膏验方及制作工艺方法及技术方案及实施例介绍如下供研究交流参考:(411671 191574)